• 注册
  • 锂电池 锂电池 关注:170 内容:561

    中国锂电池产业链发展记录

  • 查看作者
  • 打赏作者
  • 当前位置: 电池社区 > 锂电池 > 正文
  • 锂电池
  • Lv.1
    任务小子

      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整,新能源汽车板块在整体回调了超20%后开始反弹。在新的反弹起点,整个产业如何投资,和去年的投资逻辑是否有类似?作为核心环节的锂电池领域又如何来选择?

      高景气依旧,关注厂商间的博弈

      2021年1-11月,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99万辆,同比增长166.8%,渗透率达12.7%,全年有望实现350万的销售量。2021年1-11月,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557万辆,同比增长124.0%,全年有望突破600万辆。预计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突破500万辆,全球新能源汽车有望实现1000万辆销量目标。

      在此背景下,动力电池的景气度完全有保障。预计全球2021年装机量将达到 290GWh,2022年达到450GWh;国内2021年装机量达到155GWh,2022年达到 230GWh。

      从电池厂市场格局来看,国际上中日韩企业牢牢占据出货量前十名,宁德时代与LG共同分享全球动力电池近一半的市场份额。2021年1-11月,宁德时代全球装机量达到79.8GWh,同比增长180.1%,全球市占率31.8%,与第二名的 LG 化学继续拉开差距。

      国内市场中,宁德时代市占率 依然维持50%以上,比亚迪紧随其后,国轩高科、孚能科技、亿纬锂能、中航锂电积极扩产布局。2020年CR5为79.5%,而 2021年1-11月CR5则达到了83.3%,其中中航锂电累计装机量市占率有去年的2.4%提升至6%,超过传统电池厂商国轩高科和力神。

      根据电动网的统计,亿纬锂能在远期的动力电池产能规划超290Gwh;中航锂电的远期产能将达到250Gwh;蜂巢能源的产能规划达到260Gwh以上;比亚迪也规划了超200Gwh的动力电池产能;国轩高科在大众入股后加快了扩张的步伐,其在远期的产能规划也超过80Gwh。

      未来厂商竞争尤为激烈,但更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路线之争。

    中国锂电池产业链发展记录

      2018年-2020年,国内由于补贴政策的倾向性,三元电池产量一直高于磷酸铁锂电池,而今年以来,受益于技术迭代以及成本优势,且补贴退坡,车企及电池企业给予不同定位车型配备不同动力电池,加上储能、两轮车等非动力电池需求逐步爆发,磷酸铁锂电池开始加速。

      从产量来看,三元电池5月份开始被磷酸铁锂反超,当月磷酸铁锂电池产量占比达到63.6%,随后一直保持领先优势。装机量较产量表现略有滞后,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于7月份成功超过三元电池,并于8月、9月拉大差距。

      宁德时代是三元锂的领军企业,比亚迪是磷酸铁锂的代表,未来两大阵营的博弈或将继续下去。

      抓住供需紧张环节

      对于动力电池的上游,关注格局清晰、优势明显、供需仍然的紧张环节。

      2021年,动力电池需求持续超出市场预期,叠加储能锂电池需求释放,上游材料供需关系高度紧张,材料涨价成为常态,产业链成本压力显著。随着材料厂商积极扩张产能,2022年中游材料产能将逐步释放,但部分优质产能由于设备、技术等诸多因素供给增量仍然有限,这一部分中游材料供需关系维持紧平衡状态,是最值得关注的环节。

      首先是锂。

      2021年受益于新能源产业链景气度持续超预期,供需错配下锂价持续上涨,电池级碳酸锂、电池级氢氧化锂价格从年初的5.20万元/吨、4.95万元/吨分别涨至28.60万元/吨、22.70万元/吨,全年涨幅分别为450%、359%。在锂电需求持续高涨且迫切、装机与排产均逐月抬升的背景下,锂盐供需矛盾加剧,现货期货价格、长单散单价格均持续上涨,预计2021-2023年,锂供给需求差为-1.6/-1.3/-0.6万吨LCE。

      锂资源行业透明度很高,重点关注赣锋锂业和天齐锂业这两大巨头就可以。

      受益于下游需求快速增长,锂电池产业链负极材料等行业快速发展。2021年 1-11月,国内负极材料产量62.67万吨,同比增长98.8%。

      目前国内负极材料企业已形成三大四小格局,头部公司凭借产品、客户、产能和成本等优势在行业发展中占据优势地位,其中贝特瑞占比24%、江西紫宸占比 16%,杉杉股份占比15%,CR3达55%。

      负极价格提升主要是石墨化产能紧缺造成的,负极人造石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石墨化程序,而由于各地限产限电导致石墨化产能供给不足,使得加工费用持续走高,2020年石墨化价格维持在 1.3-1.5万元/吨,2021年石墨化价格持续上升,8月份达到2万元/吨,进入年末,价格进一步提升至2.5万元/吨。在能耗双控的限制之下,各地陆续出现限电停产,供给端持续紧张,未来景气度有望得到保持。

      电解液环节关注LiFSI。

      LiFSI较六氟磷酸锂导电率更高、热稳定性更强、更耐水解,可以作为六氟磷酸锂的添加剂,也可以单独作为电解液锂盐使用,但由于其高工艺标准的合成提纯技术,产线良率低,成本较高,限制了产业规模化。

      在此之前,LiFSI始终是电解液溶质六氟磷酸锂的替补,但随着“4680”电池进一步走向高镍化,具备更好的热和电化学稳定性及更高电导率的LiFSI或将不得不被批量使用。据悉,LiFSI在普通高镍三元只有3%左右,而在“4680”中,其用量会直接提高到15%。

      自2016年起,头部电解液厂商已开始重点布局LiFSI产线,但其商业化进程还未实现,随着产线逐渐落地,工艺有望继续提升,未来几年有望实现规模化使得良率提高,成本下降,LiFSI有望加速渗透。

      2021年1-11月,国内排名前三的电解液企业分别是天赐材料、新宙邦、江苏国泰,产量分别为12.7、7.2、5.5万吨,市场份额分别为34.28%、19.38%、14.84%,市场前三市场份额达到68.50%,相比2020年进一步提升。2022年, 电解液产能持续释放,占据行业领先地位的龙头公司率先进行一体化布局,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,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。

      铝塑膜是软包动力电池重要原料,技术壁垒导致日韩长期占据产业链主要市场份额。

      锂电池主要有圆柱、方形和软包三种封装形式,相较于前两种,软包电池具备能量密度高、安全性能好、充电快速和温度适应性强等多方面优势。

      目前业内量产的三元软包动力电池平均电芯能量密度为260 Wh/kg,走在行业前列的孚能科技已经开始量产能量密度285Wh/kg的电芯产品。相比之下,方形三元和圆形三元的能量密度分别为240Wh/kg和250 Wh/kg。

      铝塑膜是软包电池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,占比一度接近20%,远高于负极材料。最近几年,国产铝塑膜进步明显,据悉,目前国产铝塑膜的价格已经降到20元/平左右,显著低于海外铝塑膜的售价,由此也带来了软包电池成本的快速下降。

      目前紫江企业、新纶科技、明冠新材等铝塑膜企业已经进入下游动力电池厂商认证流程中,铝塑膜国产化进程有效推进。

      从目前的情况了,动力电池产业链已经告别了赛道投资阶段,接下来将进入自下而上的选股阶段了。来源:每日财报网

  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

    登录

    点击下载

  • 发布内容
  • 做任务
  • 实时动态
  • 偏好
  •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: